订单接到手软!秘诀到底是啥子?
↑↑ ↑ 蓝字 关注"三农"资讯
1月7日,四川农村日报推出《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全程实录 全景讲述10+3产业发展年度故事》系列报道——川茶篇。
据统计,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586万亩,毛茶产量33.5万吨,毛茶产值303.8亿元,面积、产量、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.03%、2.9%、8.8%。
了解更多数据
请看下图
↓↓↓
近年来,
精制川茶不仅被列入
现代农业“10+3”产业体系重点发展,
还被列入“5+1”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。
一片叶子,
如何迈向千亿产值?
在竞争中“杀”出一条自己的路?
据成都海关数据显示,2020年1-10月,川茶出口数量、货值分别同比上年增长150.0%、70.6%。其中,乐山市夹江县占据我省茶叶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。
源源不断的国外订单为何“直奔”夹江?
俯瞰夹江,30万亩茶叶基地郁郁葱葱。
谈到夹江经验,我省有关专家几乎一致认为:“夹江能常葆茶叶出口单项冠军,关键在于其对自身定位的精准性。”
夹江在做大做强名优绿茶的同时,大力发展夏秋茶,开辟国际市场。
夹江县的百岳茶业建成全球最大的出口绿茶精加工生产线。
为此夹江县高密度地出台惠农政策,从土地、资金、能源等方面,全力保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。
要产品有市场,必须拥有畅通的销售渠道。2019年2月,夹江开创了川茶直接出口中亚的先例,下一步,还将打入欧洲市场,提高货值。
泸州市纳溪区的定位是瞄准其得天独厚的物候条件。纳溪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、新茶上市最早的区域。
拥有时间优势、占市场先机的纳溪“特早茶”,如今在全省千亿茶产业总体部署下,以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为示范样板,坚持以茶兴农、强农、惠农,正着力打造价值百亿的茶产业。
纳溪利用智能化气象监测设备,准确收集到气温、降水、光合有效辐射等10多个气象要素信息,降低因天气影响对茶叶采摘造成的损失。
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。
除此之外,还在加快推进10万亩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,推动形成“一环两核四片”产业布局。2020年,纳溪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31.5万亩、茶叶总产量达2.25万吨、茶业综合产值达76.5亿元,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早茶之乡、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。
2020年,川茶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,川茶稳中有进,实现了面积、产量、产值“三增”。
对此,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推广总站首席茶叶专家段新友表示,“非常时期、非常手段,成绩斐然。”
但川茶发展还有一些短板,其中最突出的是——区域品牌不响。段新友说,“芽茶”是我省茶叶在全国的一张名片,但仍有70%的茶叶产品还是以原料、初级产品形式外销或被外省企业在产地就地贴牌加工,知名品牌不多,区域品牌打造声势不大、力度不够。此外,川茶还存在茶园产业效益低等问题。
对于下一步突破重点,段新友建议: 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、深化市场营销拓展,同时要把追求茶园面积转到提质增效上来,持续在基地改造、主体培育上下足功夫。
竹子身价咋个翻?上架爱马仕撒!
冷鲜肉、热鲜肉、冷冻肉,到底哪种最健康?
种果赚钱才是硬道理!@果农 这五大核心问题你中招了没
文:罗敏 马光焱 刘跃先
编辑:聂姚
制图:瞿洋
校对:范莉
审核:左杉
“三农”领域专业党报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