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能量“大数据”出炉!成都跻身前十
让每一份善良都散发光芒
昨(28)日
阿里天天正能量
“第九届媒体公益与社会责任研讨会”拉开帷幕
研讨会上发布的《2020年度公益报告》中
揭晓了十大正能量省市榜单
成 都 获评
2020年度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
90后真的“长大”了
《报告》报告显示,截至2021年3月10日,天天正能量上线8年来总投入公益金8200多万元,奖励中外获奖者9000余人。而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,天天正能量发放的特别奖数量暴增50%,在年初疫情最严峻时期特设的“战疫英雄奖”,短短一个多月奖励了130多组突出个人和团体。其中80后获奖者比例38.3%,发挥着抗疫中流砥柱的作用;紧随其后的是70后与90后,占比分别达23.4%、21.3%。“90后真的长大了”这句疫情期间曾被无数人感叹的话,得到了数据的印证。
最具正能量的五大群体
《报告》显示,在获奖者身份方面,学生、医护、司机、农民及进城务工群体、外卖及快递从业者,成为2020年最具正能量的五大群体。学生代表着未来,医护代表着这个时代的良心,司机、农民、外卖小哥等代表的是这个社会平凡的大多数人。这个世界会好吗?2020,他们用行动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。
在成都
一个个发生于
日常岁月、寻常巷陌中的平凡之善故事
在人与人的交集联结中形成“链式反应”
善行和善心层层传递、放大
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温度
成为了无数人
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
穿梭于城市间外卖骑手
是默默守护市民的“护卫”
ta们有的用身体阻挡车流守护老人过街
有的凭借细心严谨帮助家人团聚
……
职业的“便利”
是他们温暖这个城市的“捷径”
↑外卖小伙朱磊帮助市民找到走失的家属。
↑温暖的“暂停”!外卖小哥用电动车挡住车流
↑外卖小伙施辉勇为市民沿途走10公里寻找感冒药救急,并在凌晨两点送其前往医院的。
简单的托举、默默的推车陪伴……
民警是市民的“保护伞”
同时也是“加热”成都的一份子
↑民警陈焯在地铁上一个善意的小举动,一个默默帮助他人的侧影,受到网友点赞。
↑民警贺宗良与周茂逸风雨中保驾护航,护送年迈老人回家,温暖冷夜。
学生是城市的“未来”
ta们有的用双手践行见义勇为担当
有的将成都温暖送进校园角落
……
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温暖真情
是温暖这座城市的“教科书”
↑成都中医药大学两位研究生在常德火车站内,跪地为一位突发疾病倒地的中年男子做心肺复苏20多分钟。
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大学生志愿者们将“成都善·平凡之善——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”带到校园当中,送到同学身边。
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
ta们在日常生活中沐浴着成都温暖
ta们在举手投足间温暖着天府蓉城
↑成都“怒吼姐”受到网友及各大媒体纷纷点赞。
↑环卫工人唐大爷送的不仅仅是伞,更是一份温度。
↑成都“托举哥”,20多斤重线缆一举就是半个钟头。
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值得被记住
每一个温暖故事都值得被传扬
感谢这些平凡人
用一举一动温暖着这座城市
2016年,成都市文明办发起了“平凡之善——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”活动,持续关注在天府文化滋养下,发生在市井街巷中的凡人善举。
获得此卡的既有普通市民,也有文明家庭、优秀志愿者、美德少年、道德模范等。一张小小的卡片,却是爱心的凭证,对善举的认可。
今年年初
”平凡之善”主题公交
——“成都温度博物馆”正式上线
这辆装载着成都善、成都暖意的流动博物馆
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
邀请市民和游客一起来邂逅“平凡之善”
乘客用手机拍摄图片、视频的方式
记录与主题公交的“邂逅瞬间”
线上主题公交也引发关注和热议
微博话题#云打卡成都温度博物馆#
阅读近14万
平凡成都人
温暖一座城
天府文化中的友善与优雅
也正是传统礼仪、巴蜀美学
在新时代的成都表达
让涓滴善意汇聚城市温度
一同感受成都温度
共同来“加热”成都吧!
内容综合网络
编辑:田怀新
0 条评论